鲁比奥特意把话题引向中俄关系。他一口咬定,中国在暗中 “援助” 俄罗斯。尤其在购买俄罗斯能源这件事上,他说得仿佛亲眼所见。 但明眼人都清楚,这不过是混淆是非的把戏。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,从来都是摆在台面上的正经生意。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力量管道,每年向中国输送的天然气超过 380 亿立方米。 这笔交易签于 2014 年,当时国际油价还在每桶 100 美元以上。两国按市场规则谈判,价格随行就市,合同条款在联合国贸发会议都有备案。这是纯粹的商业往来,跟 “援助” 没有半毛钱关系。 鲁比奥在讲话里反复提及 B2 轰炸机。他似乎觉得,报出这款战机的名号就能让中国服软。B2 确实厉害。但中国的反制手段也不含糊。去年东部战区公开的 YLC-8E 反隐身雷达,能在几百公里外锁定隐身目标。 红旗 - 9B 防空导弹的射程覆盖了大部分领空。更别说中国自己的战略轰炸机编队也在不断升级。一款上世纪 90 年代服役的战机,真以为能吓住一个拥有完整国防体系的大国? 美国自己的所作所为,早就把双重标准写在了脸上。2022 年俄乌冲突爆发至今,美国给乌克兰送去的军事援助超过 750 亿美元。其中包括 1000 多辆 “悍马” 装甲车,300 多门 “海玛斯” 火箭炮,还有最新的 “爱国者” 防空系统。 这些武器直接投入战场,美国却宣称这是 “捍卫主权”。轮到中国从俄罗斯买几船原油,就成了 “暗中支持”?这种逻辑,恐怕连美国自己的盟友都未必认同。 更讽刺的是,美国企业从没停止过跟俄罗斯做生意。2023 年,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铀燃料占全国核电厂用料的 14%。这些铀被用来点亮美国的城市,驱动工厂的机器。当时怎么没人站出来说这是 “资助俄罗斯”?鲁比奥对此绝口不提,他的选择性失明,恰恰暴露了这番言论的政治算计。 特朗普所谓的 “失去耐心”,更像是转移国内矛盾的老套路。美国当下的麻烦可不少。2024 年第一季度,通胀率还卡在 3.5%,普通家庭买菜要多花 15%,加油贵了 20%。这时候拿中国说事,无非是想让民众少盯着白宫的成绩单。 国际社会对这套霸权逻辑早就看得透透的。印度这两年从俄罗斯买的原油翻了 3 倍,印度总理莫迪在公开场合说,“国家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”。巴西总统卢拉今年访华时也直言,“各国有权自主选择合作伙伴,不需要别人指手画脚”。这些国家用实际行动表明,谁都不想被美国的价值观绑架。 中俄的合作,本质上是对全球化的维护。中国每年进口的俄罗斯能源,只占总消费量的 19%,剩下的 81% 来自中东、中亚、美洲等多个地区。这种多元化布局,恰恰是为了保障能源安全,跟 “支持谁” 没有关系。全球能源市场本来就该是你情我愿的交易场,凭什么美国能买,中国就不能买? 鲁比奥可能忘了,中国吃过霸权的亏,所以更懂独立自主的可贵。19 90 年时,美国逼着盟友不卖芯片给中国,中国就自己搞出了麒麟芯片。美国在南海挑事,中国就造岛礁、建灯塔,把主权牢牢握在手里。现在一款 B2 轰炸机,就想让中国放弃跟俄罗斯的正常合作?这未免太看不起中国的骨气。 说到底,鲁比奥的警告不过是美国霸权思维的又一次发作。它想让中国当棋子,想让全球跟着它的指挥棒转。但时代早就变了。未来中国会继续跟俄罗斯做买卖,就像跟美国、欧洲、东盟做生意一样,基于规则,出于自愿。 这一点,不管是鲁比奥还是特朗普,接受也好,不接受也罢,都改变不了。鲁比奥要是真有闲心,不如多想想怎么让美国民众过上好日子,这比对着中国喊口号实在多了。